星巴克初次見面東京男 Y

 (in Taipei)

「身為東京人的我也不是從奇怪大學畢業的,就算公司倒閉我也可以隨時找到工作吧!」27歲,聊天時偶爾會提起自己英語大丈夫(我是不清楚啦哈哈),在新加坡工作3年後最近回日本創業的Y說

「奇怪的大學是指哪些呢…?」充滿好奇心的我立刻提出問題
「譬如說日x大學阿~」他說
「咦…日x大學也是算在奇怪的嗎﹒﹒?」疑惑的我又問
「除了慶x、上x、早xx、中x、立x、明x…其他的就差不多都是囉」他說
「哈…你的標準好嚴格」不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的我還是笑了

愛跟日本人聊這個話題的我,總能在其中聽到很多每個人的新奇的見解,當然也包含了一點驚嚇成分。日本人(特別是東京)在心中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標準,哪些大學畢業的人是他們心中「有出息」的代表,從聽到對方大學名稱後就開始區分了!

在日本,考上一間好的大學在人生中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科系似乎不是重點。考進可以讓自己抬得起頭驕傲說出校名,能在被初次見面的人就說「哇!你好厲害」的大學裡讀書,在日本國內似乎非比尋常的重要。

常聽某位日本好友說:大學四年就是人生中的暑徦啊!(這句話快變成他的名言了)
「出社會後就沒得玩了!大學就是要拿來打工賺錢,畢業前去世界各地玩呀」

也常聽到日本的大學生這麼說…「只要校名好聽,進大企業工作應該就不是問題啦」聽起來有點自以為是的話,但在日本社會中或許還真的是這個樣子。

在台灣大家也有相同的觀念,但台灣人好像比較會強烈區分的反而是「讀哪個高中」,
大學之後長輩們好像都半放棄了(!?)

話說回來,雖說用大學區分人的觀念我覺得還滿吊詭的,但日本大學生在畢業前瘋狂出去自助旅行的想法倒是挺有趣。台灣的大學生除了畢業旅行之外,比較不會在大學時期自己規劃一周以上的自助旅行(或許是因為家長擔心?),到出社會後才會漸漸後悔怎麼沒有好好利用大學的空閒時間。

日本的大學生倒是都利用課餘時間瘋狂打工存錢,在春假暑假時再出國自助旅行。從這方面來看,日本的大學生是很獨立的,至少努力打工,花了自己的錢也為自己的旅行負責任了。

忠孝東路上COZZI hotel旁的星巴克裡,看著落地窗外呼嘯而過的車輛,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透過聊天在自己心中濺起的漣漪時大時小,不論在台北或東京,這些微小而不經意的聊天內容卻也默默地影響自己的價值觀,連下次與陌生人交談的語氣或遣字用詞都有可能潛移默化的產生改變。

在台北人為週年慶瘋狂的星期日夜晚,一個小時、一杯拿鐵,一位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到面的旅人,
搭上計程車和朋友去吃酸菜白肉火鍋的Y…

而坐在回家路上捷運的我,還在繼續想著剛剛聊的那些…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